我的美国梦

我的美国梦

我的美国梦 – 两年多的奋战,从澳洲名不见经传的Victoria University到全美前13,全球前15的顶级名校,张同学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在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之后,他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希望能给其他同学最大的鼓励。

 

申请人:张同学

背景:

Victoria University Bachelor of Business (major: Finance – Risk Management) GPA: 3.1,GMAT 660

 

录取学校:

  •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 MS Finance
  • Bentley University – Masters of Finance
  • Temple University – Master of Finance – Investment Management
  • Tulane University – Master of Finance

 

从一开始到未来

其实很多次幻想过有一天会这样写感想,此刻,我只是想记录一路走来的每一个重要时点,也算是对在澳洲奋斗三年的纪念吧。我想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我三年来所有的感悟:孤独,伙伴,GMAT,不可能与坚持。

 

孤独:当我做出要去美国的决定的时候,旁人大多是不理解甚至反对的,包括我的父母,在他们看来在澳洲和美国学金融是一样的,如果在澳读研,一切轻松顺理成章。而去美国,不仅费时费钱还不一定最后能成行。所以我母亲经常叫我先报一所澳洲的大学保个底,但我的回答一直都是一样的:不用报,我只有去美国一条路,没有退路。想在想想,其实有点后怕,如果最后没有考出GMAT或是申请学校并不顺利,我的这种一意孤行是不是就是一个莽撞的笑话。朋友同学们之中也难得有想去美国读研的想法,所以没人可以和你交流。所以回首这三年,是放弃一切追一个梦的三年。在一年四季阳光明媚的澳洲,一个星期至少有五天我是关在房间里,对着一本厚厚的OG。放弃打工,放弃社交,放弃所有的假期和周末:一个人的奋斗无疑是孤独的,但我相信这种孤独会带给你睿智,坚韧,以及自立。

 

伙伴:追梦路上需要导师,人生路上需要伙伴。一个好的伙伴可以带给你不同的视野,指明正确的方向,一个坏的伙伴可以让你失去斗志,沉迷享乐。我一直认为我最最幸运的事情就是在澳洲遇见了我的老师:Ray。 Ray可以说是我见过最有调理且最能客观分析问题的人,从最早和他一起上课时,我就被这一切深深吸引了,我多想有一天能像他一样可以为任何结果找到根据,面对任何事都能理性的去分析看待是非对错。

从我最开始连英文都认不全,到问出一个一个简单到极致的问题,再到不断遇见各式各样的瓶颈,Ray始终认真且严肃的和我一起解决。我是一个爱开玩笑的人,有时也能把Ray逗笑,但是一旦面对题目和学习时,Ray从来不得过且过或者一笑了之,他会反复的问你选择某个答案的原因或者不选某个答案的原因,我们经常是不能弄懂每一个答案的排除方法,Ray就会很严肃的和你讨论。

Ray有时也会在课余和我们聊到关于生活的事情,每一句每一字都是那么实际和充满力量,无疑带给了我们心灵的思考。从Ray的身上,我真的学到很多很多:最直接的肯定是英文和解决题目的方法;其次就是一种客观看待事物和辩证分析事物的方法;最后就是一种生活态度:脚踏实地,坚持,认真对待每一个小问题。

 

GMAT: 如果你有赴美读Master 或者 MBA的话,GMAT成绩无疑是你最最需要的东西。这个考试是一个折磨人又充满乐趣考试。越去深入复习,你越能发现敲门,你会发现每一种提醒都是好像一道逻辑推理题一样,都有他自己的步骤和解题方法。并且,在结束GMAT考试之后,你会发现,这个考试带给你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一定会让你受益匪浅。关于分数, 你要相信你所得到的分数就是你现在的实际水平,也就是说付出一定能有回报。

还有一点关于GMAT的建议就是对付这个考试一定要是短时间高强度,不要像我一样一搞两三年,搞到最后第一无题可练,第二你开始质疑自己还能不能进步,第三就是容易过度强求,造成心里失衡。

 

不可能:关于申请方面,51UStudy真的给了我最大的帮助,甚至做到了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很明显,其实我的申请背景并不突出: RISK MANAGEMENT BACHELOR IN VICTORIA UNIVERSITY, MELBOURNE, GPA:3.1, GMAT:660,四大国有银行国内实习一个,四大国有银行墨尔本实习一个,国有投资集团工作一年。我看了下今年JHU MSF PROGRAM录取学生的基本背景:AVG GMAT: 700, AVG GPA: 3.5, 其中不乏在知名国际金融公司实习过,甚至直接有过参与IPO的经历。但RAY和JULIA很早就给我说过申请其实不只是看这些硬背景,还要结合推荐信,申请文书。无疑,从结果来看,51UStudy老师们对于美国大学的录取方式和偏好都是非常了解,提出我的优势是MULTI-BACKGROUND也是非常正确的。可以说我的录取和老师指导的文书和推荐信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大家如果未来有赴美读书的想法,向51UStudy咨询无疑是非常值得的。

 

坚持:如果说这两个字是对这三年追梦路的总结,倒不如说这两个字就是这三年的整个故事。我已经记不太清有多少次想过放弃GMAT,放弃申请。恐怕很少有人体会在连续做错10道题,然后花3个小时分析这十道题,然后第二天做还可以错5道的感受。恐怕很少有人体会过课堂上面对老师的提问,连问题都没听懂的窘迫感。恐怕很少有人能够在老师刚刚因为你的错误气的拍了桌子,你还嬉皮笑脸的去问老师你错在哪里的痛苦感。这些我都经历过。无论面对家人的质疑,朋友的不理解,还是老师的失望,去美国的信念一直刻在心底。OG从头到尾过了8遍, PREP做了4遍,GWD来来回回做了2遍,一天做完260基经,本子写了无数,我明白是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的复习换来一分一分的增长。我一直很相信一句话“坚持,只有真正坚持过的人才懂。”在这里和大家共勉并分享我的故事,愿大家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用过自己的坚持和努力都能得到最理想的结果。

 

我的故事

缘起

说起去美国读书的这个想法,其实在来澳洲之前早已经埋下了种子,因为自己喜欢金融,也明白美国是全球金融和教育最发达的国家,所以去美国读金融无疑是最理想的决定。但理想和现实总有差距,由于自己在高中时学习并不理想,只能参加四川大学2+2中澳项目,2011年,我进入墨尔本维多利亚大学风险管理专业学习。初到澳洲,面对全新的环境和全新的人,无疑是兴奋且充满动力的。大一的一年里,完全沉浸在打工和完成学校课程的生活里,澳洲大学的课程设置并不紧张,自己觉得充实且游刃有余,虽然美国梦一直在心底,却完全没有开始任何准备工作,以为读完本科考个试什么的自然而然就去美国了,直到2012年12月放假回国后无意中看到51UStudy的微博:‘帮你在澳洲实现美国名校梦’。这句广告词一下就和我心底的想法不谋而合,就和RAY在微博上约了2013年1月回澳洲后的第一次见面。

 

挫败

1月回到澳洲后,第三天就去51UStudy的办公室和Ray和Julia见面,一直抱有去美国读研的我却对去美国的任何情况一无所知,通过和老师的交流,我知道我需要的大概是三部分:在学校认真学习得到一个高的GPA, 和老师保持联系获得专业老师的推荐信,GMAT。这三样中,重中之重无疑是GMAT考试,而我自己的英文水平在那个时候完全近乎于高一水平,老师给我看的几句话没有一句能完全看懂,只能看懂其中几个基本的单词,但我告诉自己,只要我肯付出,最后一定能够得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成绩。

但之后发生的一切无疑证明我这个想法太过于简单了。毫不夸张的说,接下来一个月的学习,对RAY和我自己都是一种折磨:逻辑题靠我还算不笨的脑子可以做,但连题目都读不懂;语法题完全靠所谓的语感去猜,无从下手,连错10道是家常便饭;阅读题完全是花1个小时去做10分钟应该完成的题;数学题还能做,但放在规定时间内测试经常也是对一半错一半。 我知道根本原因是我自己难以启齿的英语水平-几乎是零基础。但我最感激的就是,至始至终,Ray没有放弃我,他一直鼓励我。 Ray给了我15页的英语单词让我每天抓紧每一刻去背,从最最简单的什么是主谓宾去交我语法,交给我复习GMAT考试每一个单项的具体方法。

看着Ray为我做的这一切,在这种时候我更不能放弃我自己,从那时候起,我开始拒绝一切可以拒绝的社交活动,也取消了打工,一个星期除了去学校,难得出门一次。而对于GMAT的方法,就是彻彻底底的花所有的时间一道一道题去做, 一天至少花10个小时在GMAT复习上,但在4月的第一次模考中,我才明白我以为的”搞清”仅仅是搞清了皮毛:440分,我清清楚楚记得第一次模考的每一幕和这个分数,数学题37道做到25题左右时间就到了,剩下的题就是”机选”,语文题41道也是将近30道时就花光了所有的时间,看着电脑屏幕上满页的差,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开始质疑自己最后能不能拿出一个还看的过去的成绩。

 

 不舍得放弃

第一次模考让我理解了GMAT考试中时间的重要性。Ray也提出了平常练习中每道题都要强迫自己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面对我的第一次模考440的情况,RAY告诉我只要脚踏实地,按照他的方法就一定能考出GMAT,说实话心里不太相信,但已经为了考试付出了太多太多,走到这一步的时候,我已经不舍得去放弃这个考试了,而且确实找到了自己的不足,我想继续试试。模考过后,每天和往常一样,只有一件事:GMAT。通过Ray的复习计划和建议,我决定在5月中旬参加第一次正式考试,看看这半年会换来个什么结果。记得第一次参加考试的感受:紧张和害怕。结果出来的那一霎那,我不知道应该怎样去面对:570分。一个离申请学校要求还差一截的分数,但这却是我自己从没想过能够达到的分数。从考场回家的电车上,给Ray和家人打了电话,他们都表示了对这个成绩的满意并叫我继续努力。挂上电话,看着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我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最科学的考试,你做的所有所有努力都会最恰当地体现在最后的得分上。心里还有另一个声音:走到这里,一个不上不下的阶段,我早已不舍得放弃。

 

自己和自己赛跑

5月中的第一次考试结束后,通过和Ray还有Julia的交流,我决定在6月的假期里做第一次实习。

六月初,我回国在北京中国银行总行实习了1个月,实习生活是非常轻松的,在轻松的环境了我忘了Ray的要求-继续进行GMAT的复习,可以说是没有任何进步地回到了澳洲。那个时候有个想法,已经考了570分了,下次考试前随便看几个星期就能进步很多,现在看来这种想法是最最幼稚和错误的。就像前面说到的一样,GMAT作为最科学的考试,科学的方式就在于分数可以最直观反应你的真实水平,不会多十分,也不会少十分。抱着侥幸的心理,新的学期我完全放下了GMAT的复习,然后在2013年11月放假后在墨尔本工商银行支行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这一年中的两次实习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体会了中国与国外的工作氛围的差别,同样是国有四大银行,在北京的工作氛围轻松惬意, 甚至有些慵懒,但在墨尔本,工行里的工作氛围紧张且专业。

在工行实习期间,Ray打过几通电话问我复习的情况,并叫我去参加模考,这让我瞬间慌了神,已经丢下GMAT半年了,模考能不能考到570分也完全没把握,但面对Ray的关心,我不忍心把真实情况告诉他,所以一直告诉他还在准备,一切正常。过后Ray没有再追问,但我自己知道,是时候再上路了。2014年1月,我开始了第二次全面的复习,5个月里除了学校就是家里的课桌,除了GMAT还是GMAT,我已经把生活里所有的重心放在了这一个考试中,同样是按照Ray之前一章一章复习的办法,不懂的题Ray给我从新细致地做了解答,在过了从头两遍OG后和所有官方有的题目之后,Ray建议我在6月参加第二次考试。

这一次考试的心情是万分复杂的:第一,时间已经来到了6月,也就是说申请即将开始,我到现在却还没有GMAT分数,如果这一次不能考出来我又该怎么办。第二,虽然又过了2遍OG,我却完全不知道自己现在的水平到底是怎么样,GMAT考试还有个很奇特的地方就在于,你很难通过日常的做题来感受到自己水平的变化。怀着巨大的压力和不确定,我参加了第二次正式考试(这里插一句:考试前RAY给我做的模考是550分)。在这次考试中,得益于Ray平时就要求我们每道题按时间来做,经过近乎于机械化的严格训练后,我第一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所有题目。分数出现在屏幕上那一刻,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650分。说不敢相信不是因为这是一个理想的分数,而是因为考试中我的节奏和对题目的感知和我在模考中是差不多的,最后的得分却相差了一百分。也许是有运气成分在里面,但我又一次感受到了GMAT考试的魅力:最终分数可以最直观反应你的真实水平,或者说是努力一定会体现在分数上。

Ray完全没想过这个结果,他在电话里表示了肯定,有了这个分数,意味着申请工作已经开始正式开始了。从考场走出来的第一瞬间,站在墨尔本最繁华的商业街上,我哭了。一半高兴一半委屈,高兴的是通过半年的拼搏得到了这样一个还不错的分数,委屈的是只有我自己知道为了这一天,我已经付出太多,失去太多了。

 

冲刺

2013年6月,申请已经开始,我开始联系学校的老师写推荐信的事情,幸运的是,在我所有科目中得分第二高的科目任课老师愿意帮忙,推荐信也就轻松搞定。GPA已经板上定钉,现在唯一剩下的还是那日夜煎熬的GMAT。 希望能够得到更高的分数,以便有利于申请。6月放假后我参加了RAY在假期办的WORKSHOP,希望通过系统的重新整理,可以更上一层 。纵然是在假期里,但那一个月的上课时光,却是我们6个同学心中难得的经历与回忆。每天大早从墨尔本东西南北集中在教室里,一起分析那些各有难易的题目,一起讨论美国的种种,一起分享生活中的阅历和琐事。相信这一个月对于每一个参加WORKSHOP的同学都是一次宝贵的经历,无论我们最后有没有考出GMAT,或者有没有去到美国,这一个月的相处和相伴一定都让每个人学到了很多,懂得了很多。不单单是知识,也有分析问题的方法和看待事件的角度,更有面对人生的态度和做法。经过2个月的梳理,在8月份的第三次正式考试中,我得到了660分。这次看见分数,我不再低落,也不再狂喜。因为我知道,这个分数一定就是我现在的实际水平,我可以坦然接受这个分数,它肯定了我从开头到现在每一秒的付出,也惩罚了我在第一次正式考试后荒废的那半年。

 

圆满

因为已经完成了本科的学习,也更是为了找一份工作为申请添彩。2014年8月底,我从墨尔本回到了中国,在一家省级投资集团找了分工作, 投入到工作中。在日夜期盼中等来了JHU和BENTLEY 的面试,经过Julia细心的指导和模拟,在面试中我很好的发挥了自己准备的内容,之后又陷入折磨人的等待中,直到 Temple University, Bentley University 和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先后发来录取通知,我心里想,三年以来我一直追的梦,走的路,现在,终于画上一个令自己满意的句号了。

在最后,我想对Ray说一声:辛苦了,老师。感谢您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没有放弃我。清楚记得在我第一堂课时,你说过:‘如果最后我真能坚持下来,实现梦想,那将是我的Achievement。现在我想说的是,把我从最开始带到这里,这更是你和51UStudy的Achievement。

51UStudy无忧美国留学是澳洲专业SAT,GMAT以及GRE考试培训机构及全球顶级名校申请服务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