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无极限-我的MBA申请之路

挑战无极限-我的MBA申请之路

挑战无极限-我的MBA申请之路

申请人:C小姐

背景:国内top2本科,GPA 3.2,国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两年工作经验

GMAT:750分

录取:University of Virginia – Darden School of Business MBA (全美Top 10 MBA)

  

找到51UStudy的时候是2014年8月。虽然一直很想去美国读书,但我对于留学申请几乎一无所知,也在为找什么样的申请辅导人而烦恼。国内的留学中介鱼龙混杂,据说大部分写出来的文书都是生搬硬套、漏洞百出。而我又在四大工作,平时非常忙,很需要找一个能让我“省心”的申请辅导机构。当时在新东方教课的师兄向我推荐了51UStudy:“他们在墨尔本,做留学申请很靠谱。”后来在与Julia和Ray的合作中,真的一次又一次地印证了这一点。

 

其实一开始,我并不确定自己为什么想出国,想读什么样的MBA,今后做什么样的职业转型,只是觉得两年高密度的审计工作后,是时候move on了。但从我的条件来看,申请是有点尴尬的。虽然GMAT分数很高,本科学校不错,但我也有明显的劣势,GPA不高,工作经验也不突出,因为在中国,跟我有类似职业背景的人实在是很多了,如何突出重围,找到亮点,说服学校是我在申请之初遇到的难题。带着这样的疑惑,我开始了自己的MBA申请之路。没想到MBA的申请比预想的要更有挑战和更有乐趣,这一路走来,我的付出,收获与成长比预期的要多得多。这是一条铁血之路,我的极限在不停地被扩张。

 

去哪里?做什么?

“你想申请什么样的项目?” 当第一次被问到这个问题,我的大脑里竟是一片空白。”想去好的,排名越高越好。” 我既想冲刺排名靠前的名校,又怕申请无望,想要所谓保底的学校,但又觉得自己不如意的学校还不如不去。面对这样的犹豫, Ray首先拉出了Top20的商学院一个个和我仔细过了一遍,很快让我对商学院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正式的申请工作从修改简历开始,Julia和Ray跟我进行了好几次brainstorm,了解了我的背景,重新调整了我的简历,着重突出了工作经验和leadership经历,每一项都有事例或数据支撑,使之显得“有血有肉”。虽然光简历这一项就花费了我们很多时间和精力,但Ray说的很有道理:”简历是整个申请package的核心,你的career goal、essay、推荐信都从简历出发。”这样的整个package才是有逻辑、站得住脚的。我们当时锁定了第一轮的截至日期10月初,而修改完简历已经是9月10号。

 

“MBA毕业之后你想做什么?”在头脑风暴开始的时候,面对这个问题我再次陷入了沉思。“转型去金融领域吧。”面对自己模棱两可的回答,我知道其实我还没有准备好。于是Ray与Julia push我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头脑风暴,他们深度挖掘了我的工作内容,让我从我的实际经验出发思考自己的定位,Ray也借鉴了他自己曾经在四大的经验,给我了很多中肯的建议。而我对career goal的思考便从我目前审计的客户领域出发-entertainment industry,我也逐渐了解了自己的背景可以pursue什么样的职业。

 

简历与文书的写作真的是一件充满探索,痛苦又极有收获的事情,如果不思考career goal,我便不会知道娱乐行业和这么多的其它领域有交叉合作,如果没有和Ray与Julia的讨论,我也不会有机会那么深刻地回顾自己两年工作的收获与认识。当最后的文书呈现出来的时候,我能感觉到,我已经渐渐开始准备好了,我逐渐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为什么想去MBA,希望MBA给我带来什么,除了简简单单的职业转型,我更渴望站在商业世界的最前沿,与最顶尖的教授,和来自各个国家各行各业的同学们交流思想,促成合作,寻找新的机遇。

 

一次次面对interview,一次次突破自己

申请如期在第一轮截止日之前顺利递交,而我也投身于每年审计的繁忙的预审阶段。但我没想到,一个更大的挑战在等着我。

 

11月5日,我收到了Darden的面试邀请。本以为工作了这么长时间,和客户打交道不在话下,面试应该不成问题。但在和Julia的第一次mock interview中,我就深深感觉到了自己的不足。本来我的英语口语就不算太好,又是在国内没有语言环境,加上个性并不擅长展示自己,这在面试中成为一个很大的劣势,这也是我第一轮申请被waitlist的原因之一。

 

就在我备受打击,毫无头绪的时候。Ray和Julia给了我很多正能量。他们既客观地分析了我的不足,也不断地告诉我,这本来就是让人成长的一部分。我也逐渐意识到,一个合格的MBA申请人不仅要具备商业的视野和丰富的阅历,也需要极好的表达沟通能力来展示自己的想法,否则今后在商学院也是很难survive的。

 

很感谢Julia,她一次又一次地帮我做mock interview,给我提了非常多实用的建议,对我每个问题的回答、举的例子都进行了斟酌。也正是听了Julia的建议,我平时常会抽空对镜子练习,甚至会用英文自言自语,反复地修改和熟悉自己的回答。从第一次mock时像背书一样生硬无聊,到后来如聊天般轻松自然,从被问到没有准备的问题时会哑口无言,到最后一次面BC的“变态快速连环问”脑中一片空白也能迅速组织语言,我的面试技能真的有了质的飞跃。

 

Waitlist?争取,争取再争取

很不幸的是,第一轮申请的3个MBA都给出了waitlist的结果,这也让我意识到我差强人意的面试给我带来的阻力。怎么办?这样的结果让我非常沮丧,我顿时感觉到自己的MBA之梦几乎快要破碎。让我感动的是,Julia和Ray告诉我,这也是申请中的家常便饭,Waitlist不代表没有希望,反而是在检验申请人对该项目的热情。

 

因此我们的策略是:定期的update我的近况,让我多和校友联系,表达自己的热情。因此,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会写一封邮件给AO更新我的近况,关于我的职业发展、我和校友的联络情况,并一再地表示对学校的诚意。最后我们给Darden更新了三封邮件,每封邮件800字左右的内容相当于一篇新的文书了,因此其中的工作量可想而知。那3个多月我过得非常煎熬,一边继续尝试着申请别的学校,一边是紧张忙碌的工作忙季,往往晚上12点回到家中,还要看文书、准备面试,并一直承受着担心申不到满意学校的压力。感谢Julia和Ray,他们尽最大可能在帮助我,我只需要操最少的心,由此我的申请和工作都得以顺利地进行;他们还一直在鼓励我,好几次当我都想放弃那几个waitlist时,他们会不停地安慰和鼓励我,并继续坚持给学校更新信息。

 

诚意感动Darden,而我也终于成长

我们的努力与诚意最终打动了Darden,3月24日晚上,我终于接到了Darden打来的电话,我被Darden录取了!听到这个结果的时候,我已经是热泪盈眶。这个offer来得太不容易了,背后是持续的努力和痛苦的等待。

 

而回顾这半年多,我的收获岂是三言两语能概括的了的。在一篇篇essay里我一次次的诚实面对自己,追问自己的梦想到底是什么;在一次次面试里强迫自己,告诉自己一直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一定要通过勤奋和练习来弥补;在每一个加班回到家已累到不能动弹的晚上,重新打开电脑研究行业信息,联系校友交流,那种孤独感与push自己突破极限的感觉真的很奇妙;在最后几次和Darden校友交流的时候,我竟毫无维和之感,侃侃而谈起我的VC之梦,和中国娱乐业的现状与未来,这些变化在申请之初是完全没想到的。我想这就是走过申请历程的魅力,是对我坚持的回报,是挑战无极限的意义。

 

而我也明白,更大更多的挑战还在前方,这,只是一个开始。

 

最后,给申请MBA的同学们几个建议,愿所有在追梦路上的人梦想成真!

1、尽早做准备,多联系校友和在校学生,了解每个学校的特点。这是向学校展现诚意的方式,也是AO非常看重的一点。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去一个真正适合自己的学校更是为自己两年的MBA生活负责。

2、对自己所在的行业和未来的职业方向多做研究。MBA不同于不要求工作经验的master,AO对申请人实际经验的预期要高得多。你的回答不仅要能说服外行,更要能承受得住同行的challenge,毕竟,很多MBA都是选择背景相似的校友来进行面试,这些校友都是业内的资深人士。

3、申请要赶早,如果有可能的话,尽量在第一轮完成申请。这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1)第二轮的竞争往往比第一轮激烈许多,尤其对于那些跟我一样的常规背景申请人,在第二轮中想要脱颖而出更难;(2)如果第一轮的结果不理想,还可以在第二轮中进行补申。

4、在职申请MBA的确是一条艰辛的道路,但永远别轻言放弃,也许奇迹就在下一刻!

51UStudy无忧美国留学是澳洲专业SAT,GMAT以及GRE考试培训机构及全球顶级名校申请服务提供者。